2024-03-05
2024年国自然申请正如火如荼进行着,您的申请书是否已打磨完善?如何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呢?
小派发现微生物-肺器官轴研究领域在历年国自然中标项目中频频亮相,其中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均有大量中标!此研究方向涉及肿瘤免疫、发病机制及信号传导等多个前沿热点,预计今年的国自然项目也会有较大可能中标哦~~ 下表是小派收集梳理的部分国自然中标项目,快来get叭~~
表1:微生物-肺器官轴相关国自然部分中标项目
为了更好地设计微生物-肺器官轴研究方向的国自然方案,小派特此整理了两篇CNS子刊的高分文章研究思路,供您参考。
文章一:肿瘤内微生物方向——肺腺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慧/刘宁宁、同济大学张鹏以及中科院巴斯德所陈昌斌课题组共同通讯在国际顶尖肿瘤学期刊《Cancer Cell》上发表题为“The intratumor mycobiome promotes lung cancer progression via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的文章。 研究背景: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肺腺癌(LUAD)是主要的病理类型。肿瘤内微生物组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对癌症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多组学分析手段阐明了肿瘤内存在的真菌对肺癌进展的机制。 研究思路: 作者总体上是以“干湿结合”进行方案的顶层设计。具体研究技术主要是采用高通量ITS测序和深度宏基因组测序在肺腺癌患者中发现了一株能促进肺癌进展的风险因子——真菌菌株Aspergillus sydowii,进一步结合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分析解析了该菌株与其他菌株基因差异。 为了验证该真菌介导肺腺癌发生机制,作者构造了3种肺癌小鼠模型,同时利用转录组测序、WB、免疫组化等技术手段证实了瘤内真菌促进肺癌进展的分子机制。 研究路线: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1 肺腺癌(LUAD)患者中发现肿瘤内存在Aspergillus sydowii (A. sydowii) 2 A. sydowii在三种同基因小鼠肺癌模型中促进LUAD 3 A. sydowii通过β-葡聚糖/ Dectin-1/CARD9通路分泌IL-1β诱导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 4 A. sydowii的富集与免疫抑制和不良患者预后相关
文章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道菌群-宿主互作机制 华南师范大学生态科学研究所的王璋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题为“Multi-omics analyses of airway host-microbe interaction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dentify potential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的文章。 研究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全球健康流行病,是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道微生物组与COPD表型和内型相关,并且微生态失调导致气道炎症。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分析,揭示了COPD患者呼吸道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的图谱。 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对广州和深圳两地99名慢阻肺患者和36名健康个体痰液宏基因组、代谢组、宿主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识别与嗜中性粒细胞或嗜酸性细胞炎症相关慢阻肺“微生物-代谢-宿主”互作的分析策略,进一步结合动物模型和细胞实验验证气道微生物组在慢阻肺中的作用。 研究路线: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1 基于多组学联合分析提出“微生物-代谢物-宿主”互作假说 2 气道菌群中色氨酸代谢途径的改变可能导致吲哚-3-乙酸(IAA)降低 3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和Lactobacillus oris作为气道IAA潜在产生菌 4 气道微生物来源IAA可改善肺功能下降、炎症反应和组织细胞凋亡
微生物-肺器官轴方案设计总结: 如果想要深入探索微生物-肺器轴与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多组学的研究方法显得尤为关键。这往往也是国自然成功中标的重要考量因素!因为在临床研究中,为了更深入研究疾病致病机制,包括微生物的调控机制,互作机制等科学问题,可通过宏基因组结合宿主转录组、代谢组、蛋白组等的联合来回答。同时,可从多个思路去挖掘并探讨,如筛选关键的微生物/基因/代谢物,构建疾病诊断模型来区分疾病组和健康组;也可从物种和功能的宏观层面结合动物模型验证去挖掘与疾病相关的微生物/功能/代谢物特征;也可从某个与疾病相关的代谢通路入手,去挖掘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结合基因敲除等实验,验证该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等。因此,无论是何种联合分析思路,都可作为研究微生物与呼吸道疾病致病机制关系的途径。
看完以上内容,是不是有点子思路来写我们的国自然本子了嘞? 派森诺生物作为国内早期涉足微生物多样性测序的高通量测序公司,在微生物-器官轴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通过整合宏基因组学、微生物多样性组成谱测序、代谢组学、转录组学等多组学方法,我们建立了全面的实验平台和数据分析体系,提供从样本准备到文章发表的全方位服务。我们的多组学联合分析手段,如关联热图、网络图分析、Mantel检验和Procrustes分析等,能够深入挖掘微生物与器官轴之间的功能机制,为研究微生物-器官轴研究提供坚实的支持。 微生物-器官轴多组学分析内容精选
如需进一步沟通或获取相关材料,欢迎讨论区留言或者发邮件给我们哟(邮箱地址:multiomics_support@personalbio.cn)!
文章索引: 1.Liu N N, Yi C X, Wei L Q, et al. The intratumor mycobiome promotes lung cancer progression via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Cancer cell, 2023, 41(11): 1927-1944. e9. 2.Yan Z, Chen B, Yang Y, et al. Multi-omics analyses of airway host–microbe interaction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dentify potential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Nature Microbiology, 2022, 7(9): 1361-1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