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技术分享>新闻详情

免疫细胞科普——抗原提呈小能手

2024-05-07

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是指能够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专职的APC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和B细胞。上期我们介绍了巨噬细胞的功能和分类,本期我们将详细介绍另外一种APC细胞——树突细胞

1973年,加拿大学者Steinman发现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因其成熟时向外伸展,形成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的突起而得名。DC是专业的抗原提呈细胞,可以摄取、加工处理和递呈抗原,未成熟DC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成熟DC能有效激活初始T细胞,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对DC的功能和亚型的鉴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下面, 我们将重点讨论DC细胞的分类以及在单细胞测序中的研究进展。



树突细胞的起源

树突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骨髓造血干细胞产生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前体(Macrophage dendritic cell progenitors,MDP),而后往树突细胞前体(Common dendritic cell progenitor,CDP)分化,CDP又进一步的分化成为经典的树突细胞前体(Pre-cDC1/2)和浆细胞样细胞前体(Pre-pDC)。最终分化成我们熟悉的成熟经典树突细胞(Conventional dendritic cells,cDC)和浆细胞样树突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

图片1.png

图一:树突细胞的起源



树突细胞的分类及功能

cDC可以定义为CD11c+CD123-,主要存在于组织中,在组织感染或损伤后,它们能够被激活,参与抗原提呈,在维持机体免疫反应和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表面分子的不同,cDC又可以分为两个亚群,经典Ⅰ型树突细胞(Conventional type 1 dendritic cells,cDC1)和经典Ⅱ型树突细胞(Conventional type 1 dendritic cells,cDC2)。

cDC1可以通过表达c型凝聚素样受体(Clec9a)和细胞粘附分析1(CADM1)来识别,也高表达CD141和XCR1。与其他的DC亚型相比,cDC1主要参与抗原交叉提呈,或者在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Ⅰ类上提呈外源抗原,诱导CD8+T细胞分化并激活。同时它们通过IL-12增强Th1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免疫效应。

 cDC2的特征是CD11c、CD1c和MHC Ⅱ类基因高表达,同时还表达多种凝聚素,如Clec10A、Clec12A。cDC2是激活CD4+T细胞的主要抗原提呈细胞,在特定的环境中,cDC2能够分泌IL-1、IL-8、IL-6等,刺激Th1、Th2和Th17的活化,具备广泛的免疫反应能力。

浆细胞样树突细胞是CD11c-CD123+细胞,这些细胞类似于浆细胞,因此而得名。pDC能够分泌抗病毒的Ⅰ型IFN,对机体抗病毒免疫有重要作用,包括T细胞刺激和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pDC对于机体抗病毒免疫有重要作用,是联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细胞。pDC在IL-3和CD40配体的作用下能够调节免疫应答,诱导免疫耐受。

单核细胞衍生树突细胞(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moDC),血液中的单核细胞通过CCR2被招募到发炎组织部位,形成新的moDC。moDC在抗原加工、提呈和交叉提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s,LC),一种存在于表皮的特殊树突细胞,其特点是CD1A和CD207高表达。通过其延伸的树突,LC形成一个连续的细胞网络,寻找外来抗原,给外部环境提供第一道免疫屏障。从功能上讲,LC能够吸收外来抗原,从组织迁移到淋巴结,并将该抗原呈递给初始T细胞。LC能刺激Th1,Th2,Th17和Th22,使其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在特定的炎症环境下,也能表现出免疫抑制能力。



单细胞测序助力树突细胞的研究

单细胞测序技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平台,帮助科研工作者分析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细胞成分,并研究其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2023年一篇发布在Bone Research上的研究骨肉瘤(Osteosarcoma,OS)TME的文献,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绘制骨肉瘤免疫微环境图谱,并且发现一群调节性树突细胞,可能通过募集调节性T细胞来塑造骨肉瘤免疫抑制微环境。

文章在OS中发现了三个DC亚群,包括cDC1,cDC2。同时,还发现一簇CCR7+LAMP3+CD83+的树突细胞,被称为成熟调节树突细胞(mregDC)。作者在对DC亚群做了拟时序分析后发现,mregDC可能起源于cDC1。与cDC1和cDC2相比,mregDC则表现出激活表型,具有更高的迁移能力和免疫调节能力,这也说明了该类细胞亚群是成熟的调节DC。mregDC特异性的表达CCR7、CCL17、CCL19和CCL22,可以招募多种浸润性T细胞,从而促进肿瘤免疫耐受。

同时,作者还计算了TARGET网站上85名0S患者的mregDC特征与T细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regDCs和Treg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肿瘤切片的染色也进一步证实以上结果。以上的结果都表明mregDC可能通过在OS TME中募集Treg来促进肿瘤免疫耐受。

图片2.png

图片6.png

图二  mregDC促进肿瘤免疫耐受



总 结

通过对抗原提呈细胞——DC的来源和分类详细的介绍,结合在单细胞测序中的DC细胞的研究进展,对DC的认知又进了一步。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各位老师可以利用单细胞技术,结合自己的研究基础,对DC进行全面的深入研究。派森诺生物单细胞空转产品部,随时随地助力您的科研,快来一起体验下吧。



参考文献

1.Jake William Rhodes.et.Human Dendritic Cell Subsets, Ontogeny, and Impact on HIV Infection[J].Front Immunol.16 May 2019.

2.Miriam Merad.et.Origin, homeostasis and function of Langerhans cells and other langerin-expressing dendritic cells[J].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8,935-947(2008)

3.王建, 任秀宝. 不同亚型树突状细胞之间的作用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 2022, 49(18): 952-957.

4.Tamoutounour, S. et al. Origins and 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 of macrophages and of conventional and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 in mouse skin. Immunity 39, 925–938.

5.Liu W, Hu H, Shao Z, Lv X, Zhang Z, Deng X, Song Q, Han Y, Guo T, Xiong L, Wang B, Zhang Y. Characterizing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t the single-cell level reveals a novel immune evasion mechanism in osteosarcoma. Bone Res. 2023 Jan 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