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技术分享>新闻详情

新学期,新启航!BSA七种定位方法一站式助力,精准打造高分科研文章,开启学术成功之旅!

2024-09-18

精准打造高分科研文章,开启学术成功之旅!-(3).jpg

(一)BSA基本概念

BSA(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即混合分组分析,也称作集群分离分析法或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这是一种快速定位控制目标性状基因的方法,最早由R.W. MICHELMORE在1991年应用于莴苣上。BSA是一种利用目标性状存在极端表型差异的两个亲本构建分离群体,在子代分离群体中选取两组表型差异极端的个体分别构建混合池,然后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混合样本进行测序,通过比较两组群体在多态位点(如SNP)的等位基因频率(AF)差异,来定位与目标性状相关联的位点,并对其进行注释,进而研究控制目标性状的基因及其分子机制。



(二)派森诺BSA优势

七大分析方法,精准适配多元群体策略

根据不同的遗传群体材料和遗传设计,派森诺标准分析包括七种分析方法:针对自然群体的Δ(SNP-index)、适合EMS诱变材料构建的遗传群体MutMap法(Abe et al., 2012)、针对亲本数据缺失或林木类较难构建F2群体的欧氏距离法(ED)(Hill et al., 2013)、2~4个不同梯度子代混池的Graded Pool-seq(GPS)法(Wang et al., 2019)和较复杂的遗传设计QTG-seq法(Zhang et al., 2019)、适合复杂基因组的G' value法(Magwene et al., 2011)算法、适用于F1分离群体双亲为高度杂合的OcBSA法(Zhang, L et al., 2024)。

图片1.png

图片2.png


(三)派森诺BSA优势

云平台分析参数灵活调整、引物设计一键生成


派森诺BSA云平台,可提供BSA云分析服务,实现分析参数自主调整、多种方法在线取交并集、目标区域序列提取、目标区间引物设计......众多个性化分析服务,满足您的定位需求。

图片3.png



(四)BSA经典结果展示

项目文章(一)BSA定位玉米高蛋白关键基因THP9

图片4.png

实验材料

基于高蛋白含量的野生玉米(Teosinte)与B73自交系杂交构建高世代近等基因系群体,分别对群体BC4(n=500)、BC6(n=1314)以及BC8(n=1344)进行了3次大规模高蛋白遗传群体的测序与定位,最后利用BC9 (n = 2,000)进行了精细定位。


文章思路

图片5.png


研究成果

图片6.png

本研究通过BSA成功定位到玉米高蛋白控制基因Thp9-T,并通过杂交将该  基因导入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生产栽培品种郑单958中,可以显著提高杂交种籽粒蛋白含量,表明该基因在培育高蛋白玉米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能。


项目文章(二)BSR助力探究茶叶中参与儿茶素O-甲基化合成的两种O-甲基转移酶

图片7.png

图片8.png

实验材料

金萱JX,紫娟ZJ及其F1杂交群体。


文章思路

图片9.png


研究成果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通过BSR成功鉴定了茶叶中参与O-甲基化儿茶素生物合成的两种O-甲基转移酶,CsFAOMT1和CsFAOMT2。研究还确定了CsFAOMT1和CsFAOMT2的关键残基和催化位点,揭示了催化机制和结构特征。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培育富含O-甲基化儿茶素的茶叶品种和开发新的茶叶产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派森诺部分BSA/BSR定位项目文章


发表年月

物种

研究主题

发表杂志

IF

题目

2022.11

玉米

BSA性状定位

Nature

50.5

THP9 enhances seed protein content and nitrogen-use efficiency in maize

2023.08

茶树

BSR性状定位

Nature Communications

14.7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O-methyltransferases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O-methylated catechins in tea plant

2020.01

玉米

BSA性状定位

Nature Communications

14.7

Carotenoids modulate kernel texture in maize by influencing amyloplast envelope integrity

2024.08

黄油生菜

BSR性状定位

Horticulture Research

7.6

Lskipk Lsatpase double mutants ar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or the compact plant architecture of butterhead lettuce

2022.08

茶树

BSR性状定位

Horticulture Research

7.6

A novel TcS allele conferring the high-theacrine and low-caffeine traits and

having potential use in tea plant breeding

2022.07

大白菜

BSA性状定位

Horticulture Research

7.6

BrAN contributes to leafy head formation by regulating leaf width in  Chinese cabbage (Brassica rapa L. ssp. pekinensis)

2023.12

茶树

BSA性状定位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5.6

A key mutation in magnesium chelatase I subunit leads to a chlorophyll-deficient mutant of tea (Camellia sin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