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4
文案 | 动植物基因组事业部
濒危物种保护
是自然保护领域最重要的工作方向之一
估计中国的濒危物种
不少于现存物种数量的十分之一
所谓濒危物种,指生存和种群繁衍受到威胁、乃至濒临灭绝的物种。
基因组研究涵盖濒危物种的
进化和种群历史
揭示可能限制其生存的基因组特征
为有效保护提供了依据
应用全基因组de novo 测序
在测序、组装、注释的基础上,
进行变异检测、种群历史、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是研究濒危物种遗传特征的常用方法
物种基因组变异研究
许多小种群的濒危物种
具有较低的基因组杂合度
图 1 种群大小(横轴)与杂合度(纵轴)的相关性
因此杂合度是界定濒危物种的重要因素
沟齿鼩 是生活在加勒比群岛上的食虫动物,种群濒危,该属是哺乳动物中最古老的分支之一。
对沟齿鼩进行全基因组组装和比对
检测SNP和indel等变异位点
(使用软件:Bowtie2、SAMtools、Bcftools、VCFtools)
基于全部变异位点
计算SNV rate评估杂合度
SNV rate=observed SNVs/possible SNVs
结论:与其他哺乳类相比,沟齿鼩基因组杂合度低
证实了这一理论:
种群过小会更快的失去遗传多样性
图 2 沟齿鼩(黄色)与其他哺乳动物(绿色)杂合度比较
种群历史研究
袋狼 是澳大利亚现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动物,在1.6亿年前与犬科动物有共同祖先,于1982年宣布灭绝。
对袋狼进行全基因组组装
使用MSMC程序的PSMCʹ算法
经过以下步骤:
Reads mapping
Exclude short and X-linked scaffolds
Parameter estimation
Bootstrapping
以3年为代时,以保守核型计算突变率
分析有效种群大小变化:
图 3 袋狼(黄)和袋獾(黑)的种群历史,Ne为有效群体大小,两者均在70~120ka经历的多样性的显著下降
基因家族分析
在组装和注释的基础上
基于全基因组单拷贝蛋白编码基因
应用PAML构建系统发育树
同时显示扩张/收缩的基因家族
图 4 大熊猫、小熊猫及六种哺乳动物的系统发育树,示分歧时间、扩张和收缩的基因家族
正选择基因鉴定
基于物种间同源基因
使用PAML的分支-位点模型(branch-site model)鉴定正选择基因
显示多组物种间比较的鉴定结果
图 5 不同检测策略下识别的正选择基因数目
趋同进化研究
大熊猫和小熊猫 分属食肉目下不同的科,但均进化出了特殊的竹食性和适应性的伪拇指,代表了一种典型的趋同进化模式。
对于趋同进化研究,可进行趋同氨基酸替换分析
即基于所有同源蛋白序列,分析物种间趋同氨基酸替换位点
经泊松检验和多重比较校正
对趋同氨基酸替换基因
与正选择基因取交集
这部分基因表明二者
经历适应性趋同进化
最后对这些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GO、KEGG注释等)
图 6 大熊猫和小熊猫间经历同源氨基酸替换的正选择基因
测序样品选取
一般动物样品采用组织、血液等
濒危物种也可选取标本材料
结合标本材料和现存个体样品分析,
可以更准确评估全基因组
多样性的减少、有害变异的积累等信息
参考文献
[1] Grigorev K, Kliver S, Dobrynin P, et al. Innovative assembly strategy contributes to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and conservation genetics of the endangered Solenodon paradoxus from the island of Hispaniola.[J]. Gigascience, 2018.
[2] Feigin C Y, Newton A H, Doronina L, et al. Genome of the Tasmanian tig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and demography of an extinct marsupial carnivore[J].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2018, 2(1):182.
[3] Hu Y, Wu Q, Ma S, et al. Comparative genomics reveals convergent evolution between the bamboo-eating giant and red pandas[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7, 114(5):1081-1086.
[4] Díezdelmolino D, Sánchezbarreiro F, Barnes I, et al. Quantifying Temporal Genomic Erosion in Endangered Species.[J].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18, 33(3):17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