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技术分享>新闻详情

极简基因组 | 性状定位助力植物性别机制研究

2018-08-15

timg.jpg


有花植物中, 雌雄异株植物仅占6%

存在XYZWXO等多种性别决定模式

目前仅在少部分雌雄异株植物中发现了性染色体

通常认为

植物性染色体由1对常染色体进化而来,

经历了多种进化选择

性染色体上的非重组性别决定域 

(sex determination region, SDR)

将其与常染色体区分开来

 

1. 基于遗传图谱的性别决定域的精细研究


图片1.png 

 

植物的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

性染色体含性别决定基因

番木瓜为一种三性花异株物种

性别由一对性染色体控制

性别模型为XY模型

基因组大小442.5 Mb

 

捕获1.PNG

 

对于番木瓜性染色体的结构研究

采用遗传图谱的方法

使用RAD-seq51BC1子代个体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图片2.png

 1 分离家系构建流程

 

得到228个标记

图片3.png 

图片4.png

 2 遗传标记排列情况

 

性别定位发现性别特异区间位于chr 1

针对性别特异区间结构的研究发现

X-Y染色体受到了严格的重组抑制

X-X染色体没有受到重组抑制

 

捕获2.PNG

 

图片5.png 

 3 性染色体(chr 1)的性别决定域(红色)

 

此外,性染色体会经历遗传退化

基于性染色体的有效群体大小通常小于常染色体

捕获3.PNG 

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表明

X染色体区域的SNP密度低于常染色体区

表明性染色体经历了纯化效应和正向选择


图片6.png 


 4 X染色区(蓝色)SNP密度低于常染色区(绿色)

 

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

叶片中与Y连锁的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小于X

验证了遗传衰退的存在

 

2. 基于BSA快速定位性别决定域


图片7.png 

 

杨梅是壳斗目、杨梅科的雌雄异株物种

为了研究其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

采用二代+三代测序策略

分别组装了雌株、雄株的基因组

 

 1 雌、雄基因组组装情况



female

male

Estimated genome size

322.7 Mb

319.2 Mb

Total assembled size

312.6 Mb

313.5 Mb

Num. of scaffold (≥10 kb)

859

1407

Scaffold N50 length

1.6 Mb

2.0 Mb

Num. of gene models

29,414

26,416

 

以此为基础

基于混池分组BSA的思想

分别选取100株雌、雄个体混样

样品为分布于华东、华南等地的自然群体

采用深度为100×以上的重测序

2个池分别比对到雌株基因组

通过SNP的覆盖深度计算位点杂合度

定位到chr 859 kb的区间

为雌性特异区间

图片8.png 

5 浅蓝色为雌性特异区间(FSR

 

这一结果证明了

杨梅中的性别决定模式为ZW

进一步分析发现

在该区域存在7个基因

与花期调控、激素合成等相关

结合转录组数据

验证了其中的关键基因

MRCPS2MrASP2MrSAUR2MRFT2

在花原基形成中的特异表达


图片9.png 

6 雌雄花原基发育及基因表达水平

 

由此可见

与遗传图谱相比

混池分组的思想在性别定位中

免去了构建分离家系的流程

且到达了较好的定位准确度

高密度标记可以准确筛选基因

是缩短研究周期、实现快速定位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Han J. Sex chromosome evolution of papaya: Dynamic structural and expression chang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associated traits[J]. Dissertations & Theses - Gradworks, 2014.

[2] Charlesworth D. Plant sex chromosome evolution.[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3, 64(2):405-420.

[3] Hough J, Hollister J D, Wang W, et al. Genetic degeneration of old and young Y chromosomes in the flowering plant Rumex hastatulu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4, 111(21):7713-7718.

[4] Jia H M, Jia H J, Cai Q L, et al. The red bayberry genome and genetic basis of sex determination[J].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