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技术分享>新闻详情

【文库分选常见方式对比】切胶回收、磁珠分选、BluePippin 、SageELF

2020-11-05

众所周知,文库制备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对文库片段进行分选,使得文库片段大小符合预期,然后上机测序,这样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测序结果。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文库分选方式

首先是传统的手工切胶回收。它的原理是不同大小、不同形状和不同构象的DNA分子在相同的电泳条件下(如凝胶浓度、电流、电压、缓冲液等),有不同的迁移率,所以可通过电泳使其分离。它的优点是花费的费用比较少。但是切胶回收也有着无法忽略的缺点,比如使用的试剂可能对人体有害;而且实验操作也比较繁琐,耗时长;切胶时回收的片段大小不精确,可能有小分子量污染等。最主要的是普通的切胶回收只能回收中小片段,不能回收三代平台所需的大片段。因此手工切胶回收正在被其他更安全简便的方法替代。

其次是磁珠分选,磁珠分选在二代测序中应用比较广泛。原理是磁珠会优先抓取较大的核酸片段,在分选过程中,通过控制两轮磁珠的加入量来分选到所需要大小的文库片段(如下图)。

图片2.png

而在三代测序中,为了更有效的回收高分子量的目的片段,更多地使用Sage Science (https://sagescience.com/products/bluepippin/)的BluePippin全自动核酸电泳系统。Bluepippin可以帮助三代测序精确去除文库中小分子DNA片段,提升测序数据的有效读长,已经成为三代测序的重要辅助设备。

图片11.png

BluePippin配备了脉冲场电泳,能分辨和收集高分子量DNA。对于长读长的三代测序来说,其中High-Pass过滤程序可以收集大于某一大小阈值的所有片段,这个阈值可以自由设置。只要在软件中输入目标片段的特定长度值或长度值范围,仪器运行结束后就可以从buffer中回收目标片段。每块预制胶最多能运行5个样品(包含一个外参marker),并且不会产生交叉污染。

3.png


文库分选操作基本上是仪器自动化进行的,只需几分钟的手工操作,待分选完成以后,即可从收集孔buffer中回收目的片段。

在BioRxiv发表的文章《Highly accurate long-read HiFi sequencing data for five complex genomes》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5.04.077180v1.full)中科学家就根据需要用了BluePippin和SageELF(后文会介绍)来分选5个不同物种的文库,从而得到符合预期片段大小的HIFI文库,然后上机测序。从最终结果看,HIFI reads的准确性超过99.5%,测序读长范围根据文库大小分布不同为10.5Kb到21.7Kb。

SageELF 也是Sage Science推出的一款全自动电泳系统,可以收集来自单个样本的12个连续组分,SageELF把DNA或蛋白样品按照分子量大小进行区分,随后将整个样品或部分样品划分成12个连续的组分。这个系统同样也配备了脉冲场电泳,可以用于分辨收集大分子量DNA。分隔片段大小的范围由软件自动估算和调整,运行结束后就可以从buffer中回收目标片段。单块预制胶可以运行一个样本,一次运行可处理1块或2块预制胶。

图片13.png

 同样在BioRxiv发表的文章《Highly-accurate long-read sequencing improves variant detection and assembly of a human genome》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519025v1.full)中,科学家们使用CCS(Circular Consensus Sequencing,环化一致性测序)测序方法进行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与组装。根据文章的结果显示,从头测序组装产生了一个连续且高精度的基因组,N50超过15Mb,一致性达到99.998%。识别出的基因组变异 SNVs (99.91%), indels (95.98%), 和结构变异 (95.99%)。几乎所有的变异(99.64%)都被定位到单倍型(haplotypes)染色体上。人类基因组信息的Q30分析,在三代测序仪上达到二代测序仪的测序精度。在该文章的研究工作中,SageELF作为高精度的DNA片段回收仪,实现了对15kb的准确分选和高效回收,表现出优异的可重复性和易用性。



不同文库分选方法其实并无高下之分,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实验效率和成本考量,选择合适的文库分选方法,使得最后上机测序结果满足客户要求,就是好的文库分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