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技术分享>新闻详情

单外泌体转录组技术实验与分析方案助力国自然

2024-02-29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囊泡,携带DNA、RNA、蛋白质和脂质等生物活性分子,是细胞间通讯、疾病诊断和预后循环生物标志物的重要载体。其分为外泌体(Exosome)、核外颗粒体(Ectosome)和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3种亚型,其中外泌体是几乎所有细胞均可释放的、直径约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由细胞内多泡体(multivesicular body,MVB)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不同来源的细胞生成外泌体的速率、大小、组分均有异质性。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RNA是EVs参与调控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关键功能分子,在作为生物标志物方面也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传统的检测EV组成的方法,如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RNA-seq,通常将大量EVs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单个EV的分子组成、单个EV在群体中的异质性信息会被掩盖。因此,在单个EV水平上研究其组成异质性具有重要意义。故派森诺生物基于10x Genomics平台研发出一种全新的单外泌体转录组测序产品,可在单EV水平探究EVs转录组特征及其异质性。

下面请随小派一起看看单外泌体转录组技术实验与分析方案吧~



单外泌体转录组测序实验方案

单外泌体转录组测序,即在制备质控合格的单外泌体悬液后,依托10x Genomics平台形成油包水结构,构建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的技术。实验流程如下:

图片1.png

※ 收集后的外泌体的质控要求

1、电镜检测要求

视野中多数为外泌体颗粒(视野内外泌体占比80~90%)

图片2.png

图片3.png

2、粒径及浓度要求

浓度:≥1x10^9个/ml,粒径主要集中在30~150nm

参考如下:

图片17.png

图片15.png

3、外泌体核酸提取质检要求

无细胞转录组污染,主峰在25~200nt之间,18S/28S/16S不起峰,2100检测浓度≥0.5ng/ul

参考如下:

图片18.png

图片19.png


※ 送样要求

▶富集好的外泌体

体积≥200ul;浓度:≥1x10^9个/ml

寄送条件:干冰寄送。

▶原样寄送要求

血清/血浆建议送样量≥5 mL;细胞上清建议送样量≥50 mL;尿液建议送样量≥100mL;其他样本类型送样建议可具体咨询。

寄送条件:干冰寄送。



单外泌体转录组测序分析方案

依据外泌体大小远远小于细胞且内部RNA含量较低的自身特点,10x Genomics平台上的Cell Ranger的call cell算法无法从背景中区分EV,分析方案采用了自适应阈值的CB2算法,有效区分了真实EVs和背景EVs,具体分析流程如下:

企业微信截图_1709103519401.png

部分分析结果展示

图片8.png

图片9.png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派森诺生物提供全套的单外泌体转录组学实验与分析方案,开启了外泌体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助力国自然冲刺!